生活

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

北極底部發現不明巨型海怪

NEWS北極底部發現不明巨型海怪 俄羅斯有科學家在研究海洋大陸架時,竟在1500多公尺深的北極水下發現體型巨大…



 驚!俄科學家在北極底部發現不明巨型「海怪」…



國際中心/綜合報導
俄羅斯有科學家在研究海洋大陸架時,竟在1500多公尺深的北極水下發現體型巨大的不明生物,且牠還主動攻擊探測器,而有目擊者指出,這不明「海怪」擁有巨大的頭部與嘴巴,不過連海洋生物學家都無法得知牠到底為何種生物。

根據《中新網》引述俄羅斯媒體報導,俄羅斯科學家們在研究海洋大陸架,其中有參與研究的博士透露,探測器『大鍵琴』(Harpsichord)曾潛至水下1600公尺至2000公尺處工作,但在過程中,卻遇到體型巨大的不明生物。

報導指出,這個不明「海怪」還主動攻擊了探測器,並開始搖晃它,且在「大鍵琴」探測器從水下上來後,金屬軀殼上還多了許多凹痕與抓痕。

專家們也詢問海洋生物學家,並出示「海怪」照片,不過連他們也無法識別這個生物,並稱從未見過此類生物。而有目擊者表示,這個不明「海怪」的頭部與嘴巴都很巨大,還有著明亮的眼睛,不過,當地媒體並未發布其照片。

另外,有消息指出,在2007年就曾鏡頭捕捉到一種生物,與這次發現的不明海怪很類似。






 

Article from :  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%E9%A9%9A-%E4%BF%84%E7%A7%91%E5%AD%B8%E5%AE%B6%E5%9C%A8%E5%8C%97%E6%A5%B5%E5%BA%95%E9%83%A8%E7%99%BC%E7%8F%BE%E4%B8%8D%E6%98%8E%E5%B7%A8%E5%9E%8B-%E6%B5%B7%E6%80%AA-102227220.html

1假期7讀書報告 家長逼辭工

news1假期7讀書報告 家長逼辭工 「七份讀書報告、十張工作紙、仲要填顏色」,以上是一幼稚園學生的長假期功課…


照顧子女學業家長減社交逼辭工

【太陽報專訊】【本報訊】「七份讀書報告、十張工作紙、仲要填顏色」,以上是一名幼稚園學生的長假期功課,為協助子女應付學業,有家長決定辭職,結果令不少港爸港媽被批評為「怪獸家長」,一項調查就發現,逾七成家長因照顧子女,大幅減少與另一半及朋友的相處時間、六成半寧放棄自己興趣、兩成半甚至會辭職照顧子女。
 
香港家庭教育學院本月中進行「現代父母教養趨勢調查」,合共訪問了八百三十七名家長,當中逾九成子女正就讀幼稚園。結果顯示,逾七成家長因照顧子女,減少與另一半及朋友相處時間達一半以上,兩成六家長平均每星期花九小時以上為子女處理功課,八成四曾因子女學業感到情緒困擾。

港媽鍾太育有一子一女,其中四歲長女現就讀幼稚園低班,每逢長假期,女兒也要做大量功課,靠她自己根本無法完成,故日前已決定辭去售貨員一職,專心照顧子女,她表示,雖然「聽過有啲『太開心』嘅幼稚園,但小朋友畢業後連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唔識,但一上小學就學現在式同過去式,根本追唔到。」故寧願選擇一些功課較多的幼稚園。

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指,家長在管教子女之餘應學習平衡生活,避免太專注於子女成長。









Article from : 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%E7%85%A7%E9%A1%A7%E5%AD%90%E5%A5%B3%E5%AD%B8%E6%A5%AD%E5%AE%B6%E9%95%B7%E6%B8%9B%E7%A4%BE%E4%BA%A4%E9%80%BC%E8%BE%AD%E5%B7%A5-225013942.html

對伴侶愛恨交織 不利心臟健康

對伴侶愛恨交加 不利心臟健康



(路透紐約21日電)新研究指出,對伴侶同時存有正負感受,可能增加心臟疾病風險。
猶他大學(University of Utah)心理學家伍契諾(Bert Uchino)說:「研究結果有趣的地方在於,只有在夫妻雙方都對彼此又愛又恨時,才會增加心臟疾病風險。」
伍契諾說,夫妻健康是「相互依賴」的,它非關一方的言或行,而在於兩人在婚姻關係中的互動。

研究發表在「心理科學」(PsychologicalScience)期刊。
伍契諾表示,過去研究主要檢視伴侶間「正面」或「負面」感受對健康的影響,但事實上,大多數婚姻同時存在正負情緒。

研究對象是136對平均年齡63歲的夫妻,婚齡平均36年。受試者透過問卷評估對伴侶的感受,像是自己在需要建議、支持或協助時,對方是義不容辭還是令人失望等等,再由研究人員將答案轉換為「正面」或「負面」分數。

約3成夫婦對婚姻的看法正面,約7成正反情緒都有,也就是研究人員所謂的「矛盾情緒」。
研究團隊發現,夫妻雙方都對彼此有矛盾情緒的人,心臟動脈有明顯較多的鈣質堆積,這會增加心臟疾病風險。

研究人員表示,在一段存有矛盾情緒的關係中,「你比較不可能向對方尋求支持,若你的伴侶對你也有相同感受,他也比較不可能向你求助」。
研究說,不僅僅接受協助有助心理健康,提供對方情感支持也顯示有益;但若情況是一方試圖提供支持,但卻不確定對方是否喜歡時,對兩人都沒好處。中央社(翻譯)











鬧交唔緊要 最好鬧得smart

lifestyle鬧交唔緊要 最好鬧得smart好多時情侶因為某啲問題而鬧交,完全因為成件事根本在唔適當嘅情境下發生…


 情侶間Smart鬧交守則!



  • 情侶間Smart鬧交守則!情侶間Smart鬧交守則!
  •  
  • 情侶間Smart鬧交守則!情侶間Smart鬧交守則!
  •  
  • 情侶間Smart鬧交守則!情侶間Smart鬧交守則!

 
好多時情侶因為某啲問題而鬧交,完全因為成件事根本在唔適當嘅情境下發生,又或者處理得唔夠恰當。其實只要留意一啲小細節,就可以把爭論變成健康嘅溝通,而唔係令大家嬲爆鬧分手嘅導火線。
 
1. 正確timing:唔好喺佢打機、煲碟、砌模型嘅時候無端端「撩」個問題出來。如果真係有嘢要討論,搵個大家都得閒的時間,或者直接問佢「可唔可以搵少少時間傾吓呢個問題?」。
 
2. 避免大吵大鬧:如果爭論期間有人開始提高聲線音量,就是「扯火」先兆,最好盡快提醒對方:「大家咁火好難處理問題,不如大家等冷靜落嚟先再討論。」 
 
3. 不要翻舊帳:一件事還一件事,千祈唔好翻返N個月甚至N年前嘅歷史,亦唔好講「你從來都唔理我感受啦」之類嘅話,否則佢只會覺得你唔夠理性,夾硬撩交嗌。
 
4. 不要離題:一件事未講完又拉出另一件,只會鬧足10年都無結果。
 
5. 互相聆聽:如果大家同時都自說自話,根本唔會聽到對方嘅理由、想法同感受。呢種情況下嘅典型反應係「你聽我講嘢先」,但不妨轉個策略,說「好,我聽你講,但3分鐘後你都要俾機會我講,OK?」
 
6. 不要鬧到盡:就算佢有千萬個不是,連人格都鬧埋是係傷感情嘅,「Cheap精」、「賤人」等貶義嘅稱呼,一定要避免。
 
7. 不要隨便講分手:除非你真係想。這類「要脅」玩得多,對方會覺得你只係講吓,唔會當真。又或者,萬一佢答你「好呀,就分手囉」,你反而會不知所措。
 

More from CosmoGirl!

由愛情到性、美容到時裝,盡在 cosmogirl.com.hk




 

Article from : http://hk.lifestyle.yahoo.com/%E6%83%85%E4%BE%B6%E9%96%93smart%E9%AC%A7%E4%BA%A4%E5%AE%88%E5%89%87-052550649.html

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

「驅蝗」爆衝突遊客嗌驚

驅蝗」爆衝突遊客嗌驚 有團體昨在尖沙咀發起「驅蝗行動」,成員與內地遊客對罵,又在廣東道名店外叫囂…


兩個陣營互相揮舞不同旗幟。

太陽報 - 兩個陣營互相揮舞不同旗幟。


【太陽報專訊】港府早前發表旅客接待能力評估報告,預計未來三年將有七千萬名旅客訪港,令人關注本港對旅客的承載力。昨有反對內地個人遊旅客來港的團體在尖沙咀發起「驅蝗行動」,成員手持港英旗幟與內地遊客對罵,又在廣東道名店外叫囂,更多次與支持個人遊團體互相挑釁及推撞衝突。有廣東道金飾店為自保不惜「落閘」,亦有內地遊客直言感到「有啲驚」。混亂期間有人報警稱一名黃姓二十三歲男子被打致面部受傷,送伊利沙伯醫院治理,警方則通緝一名年約三十歲男子,案件列襲擊及有人受傷處理。
 
團體「愛港之聲」昨午在尖沙咀廣東道設立街站收集市民簽名支持個人遊,並派發單張及以普通話廣播歡迎內地遊客。一名聲稱「反赤化、反殖民」組織成員走到街站「挑機」,質問有關單張為何以簡體字書寫,又做出粗口手勢,雙方遂起衝突,在場警員立即分隔調停。
相若時間,由網上組織聲稱「反赤化」團體約二十人在尖沙咀碼頭發起「驅蝗行動」,成員高舉多面港英旗幟,又多次叫途經的內地遊客不要來香港,有內地女遊客不滿,雙方一度對罵。未幾,前愛港之聲成員傅振中發起的「保衞香港運動」二十多人亦手持國旗及區旗到達碼頭,並指罵「反赤化」成員「攪亂香港」,是「賣國賊」及「漢奸」。「反赤化」成員則反擊指罵對方是「支那人」、「狗奴才」等。警方以鐵欄將兩批示威者分隔,但雙方仍隔空罵戰。

林慧思到場聲援
「反赤化」成員其後遊行至廣東道再折返碼頭,沿路高叫「大陸蝗蟲打橫行」、「減少自由行,放過香港人」等口號,又隔着馬路與正在擺街站的愛港之聲成員互相挑釁,腳踏愛港之聲的直幡。有「反赤化」成員一度欲衝出馬路,惟被警員阻止,其他成員則在名店外叫囂,有金舖「落閘」自保,有內地遊客說遇到示威感到害怕及不開心。

「反赤化」成員之一梁金成表示,本港難負荷不斷增加的內地遊客,但港府只顧旅遊業發展,漠視要求取消個人遊一簽多行的聲音,故「企出嚟」表達意見。捲入教師爆粗風波的林慧思在事後到場聲援,表示會繼續支持本土運動。

傅振中就指本港已回歸,不滿「反赤化」成員仍揮舞港英旗幟,說○三年本港經濟低迷,中央推行個人遊推動本港經濟,批評對方「食碗面、反碗底」,破壞香港形象。愛港之聲高達斌就批評「反赤化」組織的行徑野蠻粗暴,強調近日有有關內地遊客令本港交通混亂、「搶貴嘢」,不代表大部分香港人,香港人歡迎世界各地遊客,包括內地遊客。





Article from : 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%E9%A9%85%E8%9D%97-%E7%88%86%E8%A1%9D%E7%AA%81%E9%81%8A%E5%AE%A2%E5%97%8C%E9%A9%9A-225015330.html

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

漁民撈獲「巨沉香」 或值過億



漁民撈獲「巨沉香」 或值過億

星島日報 - 漁民撈獲「巨沉香」 或值過億

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船家新春「行大運」,疑撈獲價值連城的巨型沉香木,有專家表示,如這巨木驗明是沉香,估價可達十億元。該幸運船家起初以為撈獲枯木,但用火一燒,木頭冒煙及傳來香氣,他再用刀一削,巨木滲出琥珀色的油,深信是一級「水沉香」,認為是新一年「福氣」到來。他表示今天將為巨木「驗明正身」,又指會將部分金錢捐作慈善用途,希望把「福氣」與人分享。
 
撈獲稀世巨木的姓郭船家捕魚四十七年,他說,漁船於年初七當日,載同三名漁工由筲箕灣避風塘出發,到內地公海捕魚,共起網三次後,當時還未知「撈到寶」,回到避風塘後,以為撈得外表平平無奇的枯木,心想:「漁獲這麼少,馬年第一日出海就倒楣﹗」豈料,翌日年初八打開魚網,陣陣芬香撲鼻,香氣四溢,才驚覺這棵成年人般高、圓周逾一百一十吋的木頭,可能是價值連城的沉香木,削開表面,發現有黃油流出;用火輕燒木碎,更見縷縷白煙冒起,郭經搜尋相關資料,根據其特徵及外觀,確信它是「水沉香」。

  郭興奮不已,表示今天會委託律師及公證行人員,若確認是沉香,會將其出售,所得的錢財會部分捐出做慈善用途,「希望大家都有福」,至於會否退休,他稱「下回分解」。他又指,若最後證實不能擁有該沉香,雖然會感失望,但會接受,並依照官方或有關部門,交還出來。

  記者昨晚到訪郭位於筲箕灣避風塘的漁船,當他揭開蓋疑是沉香巨木的帆布時,陣陣清幽的沉香味,直撲鼻腔。有沉香專家稱,若巨木確認是沉香,他估計價值達十億港元。

  育有四名子女的郭稱經常出海捕魚,他曾在二十多年前捕獲到四百多斤的龍躉,售得二萬七千元。但他表示,現在海中的魚數量銳減,每次出海的油費動輒要四千元,郭指要撈到五百多斤的漁獲才回本;其胞妹指若確認是沉香,會勸哥哥「休息」,利用該筆意外之財享受生活。

  沉香屬於珍貴藥品之一,被譽為植物中的「鑽石」。沉香其實來自能「結香」的沉香木,屬瑞香科喬木植物,有兩大種類,一種為植物沉香,另一種是白木沉香,野生價值較昂貴。故古人有曰:「一沉香一金」,現時一克上等的沉香索價可高至萬元。





特首講乜話 - 最好都係比返英國管香港 !






圖片:Getty Images

「一國兩制」差異真係無處不在。

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博士課程今年入學試,考生主要係內地人,校方一度要求香港考生去深圳,與內地生一齊應考,爭拗一輪,本地生最後成功爭取留港考試。


一波未起,中英並用的試卷又起爭議,一半試題簡體字,有本地考生即場要求「繁體翻譯」或全英文卷,都話冇;要求見出試題的教授,又話教授返咗內地。

本地傳媒廣泛報道後,校方致歉,解釋本地生提供GRE成績就唔駛考試,以往考生幾乎全部係內地人,所以試卷用簡體字,今年首次有本地考生先至出事。校方應承將來考試統一用英文。

授課語言一樣出事,97%香港人用廣東話(練乙錚叫「香港話」)。舊年,香港城市大學一個原本以廣東話授課碩士課程,內地生佔6成,要求教授改用普通話講書,中港兩地學生「罵戰」,《人民日報》批評本地傳媒「炒作兩地矛盾」。

原來,2012/13年度研究生學額,本地生只有531人,非本地生1,876人,幾乎2:8比!

奶粉、幼稚園、大學到廣東道,兩地居民矛盾越演越烈,香港特區政府唔知有意冇意,嫌唔夠麻煩,經常火上加油。

上個月,教育局官方網站發表文章,指廣東話係「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」,普通話先至係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語言」。群情洶湧,教育局急急公開致歉,但短短道歉文章錯處多多,敗露原文係簡體字,後以電腦程式轉換為繁體字。又多一個疑問,點解教育局官員用簡體字寫稿?

農曆新年過後特首梁振英首次露面,表明反對政黨建議開徵陸路入境稅。特首有唔同意見唔出奇,但竟然挑撥,訓示香港人唔好「未富先驕」。

嘩!特首講乜話?原來香港人「富」要靠大陸客?開徵新稅就係「趕客」?好明顯,我哋特首講話唔係畀我哋聽嘅。

余若薇




 
 

如果人生是一條長樓梯

新加坡寶塔旋梯 要下去鐵道的長樓梯



【iMoney智富雜誌—荷馬學人集】香港人出名現實,現實是指凡事必須「看得見」,包括歷史數據和環境,衡量機會成本和各種得失之後,再作出相應決定。由我們讀哪一間幼稚園開始,到中學選科、大學選系、工作職業、跳槽加薪等,都是運用類似的思維模式。在整個過程當中,基本上不需要信念,只需要懂得計算成敗的概率,順勢而行。當然現實主義本身也是一種信念,但從某個層面來說,現實和信念可能是相反詞。

馬丁路德金(Martin Luther King)說:「Faith is taking the first step even when you can't see the whole staircase.」信念就是相信一些「看不見」的事物,不單就着現實的牌面而作出回應。信念或許不一定現實,但並非「反理性」;信念只是一個決定,一個Judgment call。信念並非迷信,因為信念系統本身不會拋棄理性,但理性不能代替Judgment call和價值系統,去決定是否單以「看得見」的現實作為唯一的考慮因素。

信念令人失敗
踏出不可知的那一步時,信念是背後的支柱,但沿途過程中,當然要運用理性。信念的相反不是理性,而是現實主義;理性的相反,則是不合邏輯。有信念,不一定會成功;相反,失敗的機會更大,因為這就是不現實的必然結果,這也解釋了為甚麼大部分人都以現實為先。
有些人,因着他的信念而成功,如曼德拉(Mandela)。(「他們藉着信,就戰勝了敵國,伸張了正義,得到了應許。」希伯來書11),但有更多人是因為有信念而失敗,或沒有親眼看見繼承者的成功(「但也有些人忍受了酷刑,不肯接受釋放……又有些人遭受了戲弄、鞭打,甚至捆鎖、監禁;被石頭打死,被鋸鋸死,被刀殺死。他們披着綿羊山羊的皮到處奔跑、受窮乏、遭患難、被虐待……他們飄流無定,在曠野、山嶺、石洞和地穴棲身。所有這些人……卻還沒有得着所應許的。」希伯來書11)。

失敗和艱難是考驗信念的時候,信念動搖是因為看不見現實環境的成功和改變;在艱難中保持盼望,是任何有信念的人的必經之路。如何保持盼望,應該沒有固定的法門,不過,筆者有以下幾點的觀察。

信念是一個宇宙
自古以來,有聞名世界的哲學家提出,人生只是一個Joke,一個鬧劇,一個機會率,痛苦一場,毫無得着,轉眼又煙消雲散。在艱難當中,則有兩個選擇,可以選擇相信痛苦只是一個鬧劇,也可以選擇相信痛苦是有意義的。選擇相信痛苦有意義,不能減低痛苦的程度,或者痛苦的不合理性,但可以使我們看到一個比自己更大的宇宙。

在艱難中,我們可以選擇相信世界的無情和冷酷,也可以選擇相信世界本相的美善。選擇後者,不可以改變現實的環境,但可以使我們看到過去和現在種種美好的例子和見證,就算自己一個人上路,也不會孤單。

最後,既然信念是看不到「the whole staircase」,僅有一個概念和目標,目的地景色具體如何,不一定會知道。雖然最終得見的景色,跟我們之前想像的不一定相同,但能堅持走自己人生的Staircase已經是一個祝福。就算不幸走不完,像Martin Luther King一樣,他已經啟發了很多人去追隨自己的Staircase,就是自己人生的命定。

作者:黃元山

曾任職不同投行十多年,長駐紐約和倫敦,官拜屬管理層的董事總經理(Managing Director),主管信貸債劵衍生部門,獲耶魯大學碩士及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士。現為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兼任講師、公益金預算及分配委員會委員。與一位好友自稱「荷馬學人」,論盡經濟金融的軼事和奇想。


更多iMoney智富雜誌內容,請登入http://www.hket.com/imoney











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

簡易速製 DIY添營湯




  • 簡易速製 DIY添營湯簡易速製 DIY添營湯
  •  
  • 簡易速製 DIY添營湯簡易速製 DIY添營湯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南瓜蘋果濃湯
不少人都愛喝自家靚湯,但一想到要動手烹調,煲老火湯更動輒要花上數小時,難免即感猶疑。以下介紹的速製營養湯,半小時即可完工,DIY湯品,從此非難事!
  材料
  橙皮圓南瓜 1個
  小蘋果 1個
  洋葱 1個
  新鮮蘑菇 2粒
  粟米 1/4杯
  脫脂雞湯 1/3杯
  脫脂奶 1/3杯
  清水 1杯
  芥花籽油 1茶匙
  胡椒粉 少許

  製法
  1. 南瓜切去頂部及去籽,大火蒸八分鐘,挖出南瓜肉,用叉壓成蓉。
  2. 蘋果洗淨切件,以攪拌器打成蓉。
  3. 洋葱洗淨及切碎 ,用廚紙抹乾淨蘑菇及切粒。
  4. 燒熱鍋,下油爆洋葱,加入粟米及蘑菇炒三分鐘。
  5. 拌入南瓜蓉及蘋果蓉,略炒。
  6. 加雞湯、脫脂奶及水,不斷攪拌,以中火煮沸後以胡椒粉調味即成。
  營養小貼士
  1. 可改用番茄或胡蘿蔔代替南瓜。
  2. 以脫脂奶代替一般忌廉湯的全脂奶及忌廉,可減少攝取大量飽和脂肪,更為健怡。
  文:Kar 部分圖片:星島圖片庫
  (健煮意)




Article from : 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%E7%B0%A1%E6%98%93%E9%80%9F%E8%A3%BD-diy%E6%B7%BB%E7%87%9F%E6%B9%AF-223000149.html

「港漂」優才寧返內地發展

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來港就讀「港漂」人數至一七年料攀升至七萬,有擔憂指大學濫招生恐變「雙非」事件翻版,但似無阻港府吸納內地人才來港就業及增強競爭力,近年更通過多項政策不斷引入各類人才,惟部分人來港後,發現打工創業均難展所長,更因樓價高企、買樓須付雙倍印花稅,令安居樂業難上加難。有內地人才慨歎,留港發展前景黯淡,選擇返回內地,與香港說再會。
 
港府分別於○三年和○六年,推出「輸入內地人才計畫」和「優秀人才入境計畫」,吸引資深專業人才來港工作。據統計,通過各項計畫來港的內地人才,近半人從事學術研究及教育,三成從事商貿和文化藝術行業,一成八為體育和演藝人才。可是,精英風光背後,卻有鮮為人知的辛酸,多名「優才」聚會時互訴心聲,直指香港發展機遇少,更缺乏支援人才政策。

  雖然政府視創新科技為六大產業之一,但曾在港從事資訊科技行業七年的陳建峰表示,近年內地互聯網企業快速成長,而本港資訊科技公司多負責後勤工序,令其「廢了一半武功」,技術及能力提升上,難敵內地行家,因此去年中旬辭職離港,轉行在深圳開設金融諮詢公司,從頭做起,「港府希望引進人才『金雞下蛋』,但我們來了才發現,這裏沒有『窩』!」

  打工不見前景,創業亦遇阻力。前年初來港的Denvy,現在大型電訊公司技術部門任職,他指出,不少本港公司的技術研發部門,先後遷往內地,本地程序員(programmer)工作多年,也難有機會參與研發,慨歎留港發展前景有限,毅然辭職創業,惟籌劃多時卻發現難負擔高昂租金與人工,他只有無奈作罷。

  面對發展瓶頸,同樣從事資訊科技業的Austin亦深有同感。他○九年來港工作不久,即發現升職空間小,因此另謀出路,在深圳開設電子產品代理店鋪,當作香港工作以外的「副業」,目前店鋪盈利可觀,卻慨歎來港尋求事業新發展的初衷背道而馳,「現在變成在內地賺錢,在這裏生活!」

  房屋問題亦令「優才」大受困擾。建築師Ken來港未滿七年,工作尚算滿意,正當計畫置業安居時,政府出台穩定樓市辣招,他惟有忍痛支付五十萬元的雙倍印花稅買樓,深感人才政策言之無物,「我們憑專業技術來港,一直納稅,不會申請公屋、佔用資源,結果還被歧視,是否要檢討人才政策?」

  早已成為本港永久居民的宋東,在港創辦新能源公司,又在深圳建廠,還為本港政黨擔任智囊,出謀獻策。但他不滿的說,「優才」缺乏社會支援,「未成為永久居民,就是二等公民!」寄語後輩只能不斷提升個人能力,堅強面對生活逆境。

  香港優才與專才協會主席駱勇亦感言,「優才」經入境處審批來港後,等同「無政府狀態」缺乏關注,因此成立協會聚集「優才」共同發聲,如早前曾致函政府,請求豁免「優才」買樓時繳交雙倍印花稅,希望政府可接納建議,令他們在港安居樂業。





撑廣東話 誰能代替你地位

新聞撑廣東話 誰能代替你地位 講開有感情。廣東話是本土文化的情感認同,地位無端被看扁了,港人一定撑…


經濟日報 - 本港逾700萬人口之中,超過600萬都是以廣東話為慣用語言。  

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教育局發表文章指廣東話不是法定語言引起爭論,急忙道歉。近年普通話吃香,惟廣東話已是絕大部分港人的常用語言,亦是本土文化的情感認同。地位無端被看扁了,港人一定撑。
 
惹起爭議的文章題為「語文學習支援」,上月在教育局網站發表,首段提到:「基本法規定中英雙語為本港法定語言,但接近97%本地人口以廣東話(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)作為家居及日常交際的常用語言。」

括號內對廣東話定義為「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」。有法律界和教育界人士提出本港「法定語文」的定義是針對書面語,並沒規定甚麼口語才是「法定語言」,有議員促教育局澄清網上亦議論紛紛,批評此說法有貶低、矮化廣東話之嫌,網民發起一人一信運動,要求教育局交代。

是否「法定語言」 無正面回應
教育局周日急忙「撲火」,指文章中有關廣東話的註釋出現「含糊不精準的地方」,會盡快作出修訂,並就引起的誤會致歉,但始終沒有正面回應廣東話是否「法定語言」,只稱廣東話是大部分本地人的母語和中文口語,局方致力提升學生兩文三語的發展。除英文和英語外,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中文的能力包括能夠掌握書面語、能說流利的廣東話和普通話。
惟事件並未完全平息,昨日《大公報》刊登評論文章,指「教育局致歉些甚麼?」指廣東話是一種方言,並不是語文,因此不能說是一種法定語文,故教育局網頁文章的註釋說法並不全錯。

誠然,根據法例,本港的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,「語言」不同於「語文」,何謂「法定語言」則沒有,廣東話雖然「名份」上並非名正言順,但在本港卻已有認受性極高的地位。
據統計處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,約707萬人口之中,逾600萬都是以廣東話為慣用語言,法庭已接受以廣東話聆訊,議會亦主要以廣東話議事,政府推動母語教學,母語指廣東話。其地位突然遭教育局的一篇文章重新定義,怎不挑動港人神經?

既屬地方語言 也是身份認同
事實上,近年廣東話的地位,難免予人今時不同往日。廣州電視台本來是廣東話廣播,2010年廣州市政協提出改為普通話,惹起當地人反對,指「粵語正在淪陷」、「廣州人的母語被趕走」等,發動集會撑廣東話,有港人亦組織遊行在港聲援。另外,今年初,香港航空取消大部分航班的廣東話廣播,只有普通話及英語,員工反對,亦被市民批評不尊重本地文化,最終港航取消新措施(見表)。

廣州也好,香港也好,民眾為捍衞廣東話大叫「撑住」,背後或許也感受到其地位出現危機使然。
方言不僅是地方的語言,也是地方文化的反映,80、90年代是廣東話全盛年代,香港的廣東流行曲、港產劇集電影傳遍華人社會及東南亞,國語為主的內地、台灣等,當地人說不出流利廣東話,也聽得明幾句、懂哼幾句廣東歌,廣東話的流行,標誌其文化及國際地位的高峰,情感上也有港人的身份認同,認為說廣東話「叻啲」。
影響力減 與普通話此消彼長

至近年,廣東話的文化影響力大不如前,另一邊廂,內地政經地位崛起,普通話在港的地位大大提升,何止升學、求職或生意往來,懂普通話成為優勢,小學甚至幼園生牙牙學語已學「煲冬瓜」。

普通話冒起同時,廣東話地位下滑的危機,此消彼長的地位變化,怎不令港人擔心,一旦廣東話「撑不住」,不止失去了一個地方語言的話事權,也意味香港價值的一部分也將「被消失」。港人對捍衞廣東話的情感,某程度也與近年繁簡體字之爭,港人要撑繁體字同出一轍。

面對愈大挑戰,港人捍衞情緒的反彈也愈大,加上中港矛盾加劇的社會氛圍,廣東話在港人心目中的地位更加神聖,突然因官方一篇不起眼的文章以一個括號狠狠踩一腳,怎會不撑呢?

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, 請登入hket.com



 



 


Article from : 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%E6%92%91%E5%BB%A3%E6%9D%B1%E8%A9%B1-%E8%AA%B0%E8%83%BD%E4%BB%A3%E6%9B%BF%E4%BD%A0%E5%9C%B0%E4%BD%8D-225708756.html